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是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医师和护士不同,他们为患者提供的是“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
医务社工是现代医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务社工的存在改变了医院单纯的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身心各方面的照顾。医务社工的工作包括在病房走访新住院的患者、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协调患者遇到的服务问题、帮助有困难的患者就诊,舒缓患儿及家属紧张情绪或对抗拒、消极异常心理给予辅导,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取得社会救助等等……
医务社工入驻病房,让患儿在入院治疗期间不再枯燥乏味,让家长的紧张就医情绪得到有效缓解。
9月中旬的一天,社工彭娟娟在河南省儿童医院肾病风湿科B区看到,4岁的阳阳(化名)淌着眼泪,独自一人蜷曲在病床上输液。与医护人员沟通后,彭娟娟了解到,阳阳家在外地,因肾病入院治疗,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老家刚生下妹妹而无法前来,所以陪护阳阳住院的只能是奶奶。陌生的环境,有创的治疗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使阳阳变得极度敏感脆弱,不愿意搭理医护人员,每次输液都哭闹不止,给护理带来一定难度。
针对这一情况,彭娟娟“对症下药”,每天都去陪伴阳阳,给他讲故事、陪他画画,一开始阳阳还是不怎么说话,但是通过几次的陪伴,彭娟娟发现阳阳没有一开始那么排斥自己了,这让彭娟娟有了信心,每天坚持不懈的去陪伴阳阳,给予阳阳更多的耐心和关爱,慢慢地阳阳真正从心底接纳了彭娟娟,开始和她有了一些互动,一起剪纸,做游戏,会主动和医护人员及社工讲自己漫画书上的小故事,讲到开心的地方还会哈哈大笑,完全不同于刚入院时的状态。现在的阳阳特别喜欢彭娟娟,并亲切的称呼彭娟娟为“漂亮姐姐”。看到阳阳脸上快乐的笑容,彭娟娟欣慰的笑了。
彭娟娟说自己特别喜欢这份工作,她说作为一名医务社工,尽职尽责去给予他人更多的帮助与关怀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医生治“病”,社工疗“心”。医务社工,让孩子在住院治疗的日子里,生活不再枯燥,内心不再忐忑,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彰显了医院对患者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