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儿医讯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儿医讯息 >> 新闻内容

全力以赴,倾情守护!为救治患儿开启绿色通道

发布日期:2022/11/30    选择字号:   

孩子承载着一个家庭无限的期望
疫情防控期间
为了确保每一名来河南省儿童医院
就诊的患儿得到妥善、有效救治
医院门诊、急诊和发热门诊

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加班加点服务患者

舍小家为大家

图片


图片

40天宝宝呛奶窒息,紧急插管


图片

“快来看看我家宝宝,好像喘不上气啦!”家长带着哭腔跑到预检分诊处,护士闻讯立即跑去查看,只见患儿呼吸困难,面色口唇发绀。“情况紧急,家长快跟我来!”门诊部主任曹哲当机立断喊上预检分诊护士张芳,赶紧开辟绿色通道,二人将患儿护送至急诊科隔离间,同时呼叫急诊科医护人员,启动急诊科抢救流程。

图片

图片


急诊科副主任梁世鹏带领抢救小组快速评估病情,患儿面色青紫、口唇发绀、呼吸困难浅慢、心音低钝遥远过缓,口角有奶液溢出,考虑呛奶窒息,病情危重!抢救小组即刻清理患儿呼吸道、心肺复苏,吸氧、心电监护显示心率50多次/分,同时立即气管插管,复苏囊加压给氧辅助呼吸并应用药物。很快患儿面色及口唇发绀缓解,心率恢复至160次/分左右。抢救成功,病情相对稳定后开辟绿色通道转入NICU进一步诊治,并对抢救区域按要求消杀。

图片


图片

女孩误服70余颗药物


图片

图片


急诊科单独设有隔离抢救室、隔离诊室以及专门抢救小组,保证高风险的危重症患儿抢救治疗。


11月17日中午,5岁布布吞下约70余粒小儿七珍丸,家长发现后立即抱孩子就医,辗转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分诊处护士流调发现家长有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但孩子无核酸结果。考虑到误服药物已经2个多小时了,护士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将患儿带到急诊科1诊室单间隔离治疗。

图片

主治医师陆凤霞查看,发现患儿生命体征平稳,但考虑到其年龄小,服用药物剂量过大,药物中含有雄黄、巴豆霜等中药,可能出现抽搐、昏迷等情况,跟家长沟通后立即安排护士进行核酸采集,同时安排洗胃。用了700毫升左右的生理盐水洗胃,胃中洗出大量药物,甚至还有药物颗粒。


观察约6小时,布布没有不适,核酸结果也回示阴性,一家人便回家观察了。第二天陆凤霞不放心还专门打电话进行随访,“我知道疫情期间看病不方便,没想到很快就给孩子洗胃,太感谢你们儿童医院了!”电话里家长激动地表示。

图片


图片

守住患儿安全就诊的第一道防线


图片

“家长别急,你这种情况到第一诊区就诊。”在发热门诊,护士长张锦波和同事们,24小时坚守一线。10月上旬,为了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第一道防线,院党委决定把发热门诊升级改造,划分区域,分别诊治普通发热患儿和风险区的患儿。

图片

图片


张锦波瘦小的身躯支撑起整个发热门诊的繁事琐事,俨然是发热门诊的“心脏”。从布局规划、工作流程制定,到物资调配、预案调整、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她不断压缩休息时间,有时会连续24小时不休息。工作中她每日强调加强防护意识,严格审查上岗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手套、口罩及防护面屏佩戴是否标准,正是在她严格要求和监督之下,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始终保持“零感染”。

图片


图片

寥寥几行字,道不尽的感谢


图片

10月24日,门诊预检分诊的护士依旧忙碌着,护士郝永红远远看见家长抱着孩子往这边来了,赶紧迎了上去。“孩子疝气也没在意,刚才在家突然哭闹不止,估计疝气卡顿了。”家长边说边撩开孩子衣服。

图片

图片


郝永红得知患儿家住中原区,按照当时的疫情防控要求和患儿流调情况,因该到发热门诊高风险区域就诊,但前边有其他家长排队,患儿情况紧急,她立刻开通绿色通道,通知急诊外科医生王朝林前往急诊隔离间。王朝林仔细查体,运用娴熟的技术为患儿进行复位治疗。家长十分感谢,特地写下感谢信。

图片
图片

图片


孩子生病时,作为家长焦急、情绪不稳很常见。门诊预检分诊护士在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安抚家长情绪、积极沟通也必不可少,哪些患儿病情紧急要开启绿色通道?哪些情况需要重点安抚家长?这也要求他们必须有超乎寻常的耐心、细心、爱心和观察力。

图片
图片

河南省儿童医院全体职工迎难而上、不分昼夜、密切协作,全力以赴投入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认真负责地接诊每一位患儿,确保每一名来院就诊患儿得到妥善地治疗,真正筑起守护儿童生命安全健康的重要阵地。


 友情链接: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