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医护培训与交流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教学 >> 医护培训与交流 >> 新闻内容

河南省儿童医院举办第一届肾上腺疾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发布日期:2022/12/8    选择字号:   

11月20,河南省儿童医院线上举办市级“第一届肾上腺疾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本次学习班围绕肾上腺疾病,通过基础、临床相结合的方式,从常见的临床表现,探寻背后可能隐藏着的罕见病,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罕见儿童肾上腺疾病的认识。

河南省儿童医院总会计师王玉英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对参加学习班的各位同道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到,通过本次学习班,希望临床医师能够对儿童肾上腺疾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能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肾上腺危象等情况发生。

山东第一医院附属省立医院主任医师孙妍教授通过一例表现为“皮肤痤疮、体毛增多伴腹痛”的6岁女孩病例,引出了肾上腺皮质癌的诊断,并从肾上腺皮质癌的病因、分子类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定性检查、定位检查、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她提醒道,对于临床上遇到的异性性早熟的患儿需提高警惕,积极查找病因并进行治疗。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内分泌·心血管、肾脏风湿科主任徐璇教授从一例7岁9月女童“骨龄提前、阴毛生长”的病例出发,讲述如何一步一步抽丝剥茧,最终诊断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徐旋从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高危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以及管理和随访方面做了仔细地阐述,指出低出生体重、胰岛素抵抗、肥胖等是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的高危因素,一旦诊断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需密切随访、综合管理。对于有骨龄异常超前影响终身高的,可考虑干预治疗抑制骨龄进展。

内分泌遗传代谢科学科主任卫海燕教授带来的讲座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AI)的临床评估》,卫海燕从肾上腺皮质生理功能、分类及病因、AI评估方法、暂时性AI出发,通过3个病例分享了不同类型的AI,提醒临床医师AI病因复杂。一旦怀疑AI,需进行晨血清皮质醇、标准ACTH兴奋实验、延长ACTH兴奋实验、胰岛素兴奋实验等来确立AI的病因诊断。她强调,在危重状态下可以出现暂时性AI,需要警惕并及时干预治疗,原有AI患者注意应激状态下出现肾上腺皮质危象。

门诊主任陈永兴教授讲授了《肾上腺危象的规范化诊治》,陈永兴从肾上腺危象(AC)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防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述,并提醒临床医师,肾上腺皮质减退症患儿AC的发生率高,感染(胃肠道感染)是AC最常见的诱因,并且AC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需仔细询问病史和认真体格检查,尽可能做到早期识别。一旦怀疑AC,要及时治疗以降低AC死亡率,同时强调应加强患者教育和医疗机构从业专业人员培训。

副主任医师杨海花讲授了《21羟化酶缺乏症的诊治进展》,分别从21羟化酶缺乏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和监测以及预防等方面讲述了相关的进展,指出对于21羟化酶缺乏症,目前存在的挑战主要是治疗和监测方面,相关的药物及监测指标逐渐在临床当中得以应用。她提醒道,治疗中需避免药物过量或不足,并做好产前诊断。

主治医师高静分享了一例出生2月13天,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色素沉着伴体重增长缓慢”的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1型病历。介绍了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并指出对于不明原因的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的患儿,需想到家族性糖皮质激素缺乏症1型的可能性,及时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方法进行诊断。

主治医师陈琼给大家分享了一例出生4岁9月,表现为“无泪、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的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 Triple A综合征的案例。介绍了Triple A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基因变异、诊断及治疗,并指出无泪、贲门失迟缓、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是Triple A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她提到,AAAS基因变异可诊断,该疾病需多学科综合诊疗。

主治医师毋盛楠分享了一例出生9岁9月,表现为“特殊面容、关节活动受限、外生殖器异常,听力下降”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乏症(PORD)病例,并详细介绍了PORD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指出对于具有Antley-Bixler综合征样典型骨骼改变者,需关注性发育情况,并完善肾上腺相关激素评估,必要时完善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她提醒道,PORD需多学科综合管理。

授课结束,各位参会的同道纷纷留言,表示通过此次学习班的开展,学习了儿童肾上腺疾病相关的诊疗,认识了不同类型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友情链接: 中国医院协会 中国医院协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