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7日是中国心肺复苏周,此次的主题是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河南省儿童医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医护人员来到就诊患儿和家长中间,走进郑东新区育翔幼儿园及高新区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心肺复苏知识宣传活动。
据悉,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的最有效手段,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平均每分钟就有一人发生心脏猝死,其中80%发生在公共场所或者家中,当前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因此,让更多的人掌握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培训心肺复苏
我们在行动
高新区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
6月6日,河南省儿童医院联合郑州高新区双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儿童意外伤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科普宣传活动,副院长金志鹏带队,外联部组织7个专业的14位专家参与。
金志鹏讲授《儿童意外伤害及常见疾病第一时间处理》,通过科普动画、互动示教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向现场医务工作者和群众科普了儿童意外伤害、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心肺复苏急救知识、除颤仪操作办法等内容。
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及群众纷纷上前现场实操,专家给予一对一指导。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现场赠送急救包和宣教书籍。
河南省儿童医院南院区现场
6月6日,南院区急诊医学科主任宋春兰、医务部主任张志红、保障部主任赵祖梅带领医护人员举办宣教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及后勤人员参与。
宋春兰为大家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流程,从评估现场环境、判断病情、高质量心肺复苏等方面进行逐一讲解、示范,耐心地解答大家的疑问,增强危急情况下大家参与急救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南院区急诊科护士长陈娜手把手纠正技术要点,让大家亲身体验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郑东新区育翔幼儿园现场
6月7日,郑东院区急诊医学科主任王海军、护士长张锦波等医护人员,专程前往郑东新区育翔幼儿园,为包括育翔幼儿园、龙子湖幼儿园及龙子湖第二幼儿园在内的3家幼儿园,共计40余名教职工,进行心肺复苏、儿童热性惊厥等医疗技术培训。
王海军耐心讲解心肺复苏紧急救护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知识讲解及实际操作演示,让大家了解心肺复苏的全流程。在实操环节中,教职工在医护人员地指导下进行模拟操作,不断强化技术要点,力求全面掌握心肺复苏的正确方法。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丰,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急救能力,也为孩子们的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郑东院区现场
河南省儿童医院PICU主任苏军带领医护团队,给家长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课。现场,苏军理论联系实际,详细介绍了心肺复苏流程以及异物窒息处理流程。家长们认真学习,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实践。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
发生心脏骤停,能在黄金4分钟内为其实施心肺复苏,存活率能达到50%,错过最佳抢救时间即使有幸生还,也会造成脑细胞及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受损。快来一起来学习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吧。
1.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安全,采取相应安全保护和防护措施。
2.判断意识
轻拍重唤,用双手轻拍伤病员的双肩,并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如果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3.检查呼吸
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伤病员呼吸,时间约10秒。如果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4.呼救并取得AED
如果伤病员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拨打急救电话。如有可能,取来附近的 AED。
5.胸外按压
在呼救的同时尽快开始胸外按压。将一只手掌根紧贴伤病员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处(胸骨下半部),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指翘起,双上肢伸直,垂直向下按压。按压时确保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
6.开放气道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使伤病员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7.人工呼吸
用嘴罩住伤病员的嘴,捏住伤病员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吹气时可见胸廓隆起。
8.循环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5组评估伤病员的呼吸和脉搏。
9.尽快进行电除颤
一旦取得AED,应立即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