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过敏高发季,每到换季时,很多小朋友就开始咳嗽、鼻塞、流涕,有些还喷嚏不断,特别是得了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的孩子,更是遭了不少罪。
预防和治疗过敏通常有三种途径,远离过敏原、药物治疗过敏及脱敏治疗。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脱敏治疗是目前唯一可改变过敏疾病进程的对因治疗。
给免疫系统进行“军训”
脱敏治疗,又名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逐步接触微量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让免疫系统从“一触即发”变得“从容应对”,最终达到减轻或消除过敏症状的目的。就像给孩子的免疫系统安排一场“军训”。
核心原理如下
免疫耐受:通过低剂量→高剂量→长期维持的阶梯式刺激,让身体对过敏原“脱敏”。
抗体转换:诱导产生保护性抗体(IgG),抑制引发过敏的“捣蛋分子”(IgE),减少过敏反应。
关于脱敏治疗终极7问7答
第一问:哪些孩子适合脱敏治疗?
1.明确过敏原且难以回避:如尘螨、花粉、霉菌等常年或季节性过敏原。
2.中重度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反复打喷嚏、鼻塞、流涕,影响睡眠和学习。
过敏性哮喘:频繁喘息、咳嗽,常规药物控制不佳。
特应性皮炎:皮肤长期瘙痒、红肿,易继发感染。
3.年龄要求
舌下脱敏:≥4岁(需能配合含服药物)。
皮下注射脱敏:≥5岁(需耐受注射疼痛)。
严重未控制的哮喘、免疫缺陷疾病、恶性肿瘤等患儿不能进行脱敏治疗。
第二问:脱敏治疗需要多久?
疗程设计:
1. 初始阶段(3-6个月):一般每周1次注射或每日舌下含服,剂量逐步递增。
2. 维持阶段(3-5年):一般每6周1次注射或持续舌下含服,巩固免疫记忆。
注意,治疗全程至少需2-3年,过早停药易复发。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肺功能、过敏原检测等。
第三问:脱敏治疗安全吗?孩子能耐受吗?
常见副作用多为一过性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为注射部位红肿、舌下黏膜轻微刺激。全身反应为轻度皮疹、鼻痒(发生率<5%)。
极少数患儿存在过敏性休克的严重风险,发生率约0.1%,因此脱敏治疗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院开展。
家长需要在治疗前,详细告知孩子的过敏史和用药情况。首次注射后观察30分钟,居家舌下含服时备好抗过敏药物。
第四问:脱敏治疗真的可以缓解过敏吗?
短期效果(1年内),过敏症状减轻50%以上,药物使用量减少30%-40%。长期获益,早期干预可降低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的风险。减少并发症,如鼻窦炎、中耳炎、睡眠呼吸障碍等。改善心理健康,减少因长期瘙痒、喘息导致的焦虑、自卑情绪。
研究显示,完成3年脱敏治疗的孩子,5年内症状复发率比未治疗者低60%。
东三街院区呼吸科二病区主任郭燕军介绍,治疗后多数孩子症状显著缓解,但仍有约10%-20%需联合药物控制。一般脱敏治疗选择注射治疗方法更稳定,需定期就医。治疗期间就像打疫苗一样,建议与脱敏注射间隔1-2周,避免免疫系统过度负荷。
脱敏治疗不是“立竿见影”的速效药,却是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本之策”及“对因治疗”。耐心、科学地坚持全程治疗,才能为孩子赢得长久的健康呼吸。
科室简介
东三街院区呼吸科二病区设有儿童特色脱敏治疗室,可开展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包括皮下注射以及奥马珠单抗等各种儿童特色脱敏治疗项目。同时,科室设有多功能室,包括儿童睡眠监测筛查、过敏原皮肤点刺、儿童肺功能测定、一氧化氮检测等多种呼吸专科检查项目,可以满足儿童呼吸专科疾病诊治需求。
科室擅长小儿呼吸等各种常见病以及少见呼吸专科病的诊疗,如小儿肺炎、婴幼儿喘息、儿童哮喘、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常见病,以及支气管扩张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过敏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原发性纤毛不动症、肺囊性纤维化等少见病,对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症患儿的诊治管理,也有独特的科室专科特色。
专家简介
郭燕军
主任医师
东三街院区呼吸科二病区主任
擅长:儿童肺炎、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大叶性肺炎、哮喘、慢性咳嗽、婴幼儿喘息、过敏性疾病、发热待查等病症,以及儿内科各种常见病的诊治。
坐诊地点:东三街院区呼吸内科门诊一楼B区10诊室